超過14天黃疸不正常!小心可能是新生兒膽道閉鎖症,觀察便便很重要!

超過14天黃疸不正常!小心可能是新生兒膽道閉鎖症,觀察便便很重要!

新生兒黃疸是很常見的情況,多數約 1 – 2 週會消退,但時間一旦過長就需要特別注意!當寶寶同時伴隨大便顏色異常時,更要警覺馬上就醫檢查,小心很有可能是新生兒膽道閉鎖症,本篇說明新生兒膽道閉鎖症原因及整理 4 種黃疸類型,讓新手爸媽更認識 2 者的不同喔!

什麼是新生兒膽道閉鎖症狀?

一種新生兒的漸進性膽道病變,造成肝外膽管管腔封閉,可能是先天性異常或感染及發炎所造成。膽道是連結肝臟與十二指腸運送膽汁,如膽道不通(閉鎖),膽汁無法排出滯留在肝臟,會影響肝功能,嚴重會造成肝臟細胞受損,在短短數十天內可能會引發肝硬化,甚至可能需要進行肝臟移植或生命危險情況。

判斷新生兒膽道閉鎖症狀

  • 黃疸持續太久:寶寶出生後黃疸持續不退超過 2 周以上。
  • 便便顏色異常:大便顏色出現淡黃色或偏淺色。
  • 其他異常症狀:胃口不佳、身形瘦小、腹脹、肝脾腫大。
  • 檢驗方式:血液檢查、腹部超音波、核醫學膽道閃爍攝影。
  • 治療方式:最好在出生 45 天內完成診斷,且於 60 天內完成葛西手術。

新生兒 4 種黃疸類型

1、生理性黃疸

黃疸的成因眾多,一般新生兒在出生的第 1 周內發生,因為生理性脫水,紅球濃度較高,肝臟代謝不成熟等原因,而產生黃疸現象,稱為生理性黃疸,一般將於 1 – 2 周內就會慢慢消退。

2、母乳餵食不良性黃疸

大約在出生 2 – 4 天左右發生,可能因寶寶攝取奶水不足,造成嬰兒體重減輕、排便量減少,而使膽紅素無法排出體外,並增加腸肝循環作用而引起的黃疸,但通常數值不會過高,但會比生理性黃疸恢復時間在稍微長一點,可以配合添加少量配方奶,以使膽紅素下降,改善黃疸情形。

3、母乳型黃疸

一般而言,母乳型黃疸大約在 4 – 7天左右才發生,血液中膽紅素最高值大約落在第 10 – 15 天,數值可能高達 10 – 30mg/dl。發生主因是由於母乳中的荷爾蒙會抑制肝臟酵素的活性,降低膽紅素代謝速度而形成黃疸。若持續哺育母乳,黃疸可能會持續 3 – 12 週才會慢慢降回正常值;若停止哺乳,膽紅素值即會明顯下降。然而,母乳引起的黃疸並不會傷害到寶寶,母乳媽媽無需擔心。

4、病理性黃疸

通常出生後 24 小時內出現,可能會持續 2 周以上,嚴重甚至會導致膽紅素通過腦血管屏障造成腦損傷,原因有母子血型不合、蠶豆症、膽道閉鎖症、感染等。

嬰兒 9 色大便圖卡

判別新生兒膽道閉鎖症最重要的關鍵就是觀察寶寶大便顏色,很多新手媽咪會被寶寶「綠色便便」嚇到,主要是因為當母奶或配方奶含鐵質較高時,多餘的鐵質沒被身體吸收就會排出來,因而解出綠色便,通常不會對健康造成影響,因此衛服部國民健康署提供 9 色大便圖幫助大家如何判別寶寶健康狀況喔!當出現不正常的便便顏色就建議盡快就醫檢查喔!

嬰兒 9 色大便圖卡

相關文章參考

  • 未分類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