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3大生長曲線圖!成長階段計算方式及指標攻略

寶寶3大生長曲線圖!成長階段計算方式及指標攻略

3大成長指標計算

常見的成長指標會依照每個階段的身高、體重及頭圍來檢查孩子成長狀況,而男生、女生的指標數據也不同,掌握 3 個指標快速判斷寶寶是不是在正常的生長曲線上:

體重生長曲線

很多媽媽從備孕到生產都很注重營養補充,也常常聽到寶寶體重破 4,000 公克以上的巨嬰,爸媽都希望寶寶能白白胖胖的,但過重也會造成健康問題,不胖不瘦剛剛好最好。

  • 體重測量:測量前空腹,且更換乾淨尿布扣除大小便重量。
  • 注意標準:正常 ± 10 %、過重 + 20 %↑、過輕 – 15 %↓。
體重生長曲線

身高生長曲線

寶寶在 1 歲以前的身高成長速度最快,然後隨年齡成長,長高速度會逐漸變慢,身高高矮多取決遺傳基因,不過後天發展也是會所影響。

  • 身高測量方式:
  • 2 歲以前:將膝關節、髖關節和頭部固定,從頭頂的最高點至腳底測量。
  • 2 歲以後:可同大人一樣直立站挺的測量。
身高生長曲線

頭圍生長曲線

新生兒頭圍約 33 ~ 35 公分,1 歲前成長最快速,3 歲時的腦容量已趨近成人,而智力的高低和頭圍尺寸沒有太大關係,不是越大越好,但若頭圍大於 97 個百分位或小於 3 個百分位可能有異常情形,要就醫檢查。

  • 頭圍測量:使用軟尺圍繞頭部,經過眉毛中心,繞過腦勺最突出點。
  • 計算公式:頭圍 = 身長 (cm) × 4 ÷ 10 + 15 (cm)
頭圍生長曲線

計算工具好方便

衛福部國民健康屬提供測量試算工具,只要輸入性別、生日、測量日期、身高、體重及頭圍資料,就能快速生長百分位喔。
★ 測量工具連結:新版兒童生長曲線測量

做自己!不要常跟別人比較

成長曲線是寶寶成長參考的數據指標,但爸媽們總是擔心自己的孩子是不是比別人矮小,是不是要帶去給醫生看?其實每個孩子成長的狀況不一樣,也不是早產兒就會底於成長標準,只要掌握自己的幾的原則不要總是別人比:

判斷孩子成長的3個原則

  1. 拉長觀察時間,每次有持續成長進步就好。
  2. 健康標準位於3 % 〜 97 %的範圍,過低或過高都不好。
  3. 留意每次測量曲線數值差距,如果高低落差太大可能出現異常。

特定數值下降可能產生哪些問題?

孩子成長過程可能會出現一些問題進而影響生長狀況,多留意一下孩子每個數字的指標,並觀察孩子是不是有出現一些症狀或是發展遲緩的現象很重要,如果覺得不對勁要盡快就醫檢查。

數值正常下降可能症狀
身高、頭圍體重腸胃道
頭圍身高、體重內分泌
三個數值持續下降染色體

衛福部國民健康屬提供歲7以下兒童7次免費健康檢查

一、檢查年齡及補助次數:

年齡補助次數
未滿 1 歲 6 個月4
1 歲 6 個月至未滿 2 歲1
2 歲至未滿 3 歲1
3 歲至未滿 7 歲1

二、檢查補助費用:250 元 ( 第 5、7 次為 320 元 )

三、健康檢查項目:

  1. 身體檢查:個人及家族病史查詢、身高、體重、聽力、眼睛、口腔檢查、生長發育評估等。
  2. 發展診察:針對粗、細動作、語言溝通、語言認知、身邊處理及社會性發展、兒童聽語及自閉症篩檢。
  3. 衛教指導:母乳哺育、營養、發展狀況、口腔保健、視力保健、事故傷害預防等。

四、全台各區配合檢查醫院診所:健保特約醫事機構查詢

成長關鍵4大因素

  1. 作息正常,早睡且睡眠充足。
  2. 均衡飲食,盡量避免垃圾食物及飲料。
  3. 持續運動強健體力。
  4. 補充鈣質,幫助維持骨骼發展。

寶寶從出生就開始快速成長, 6 個月開始會慢慢長牙,每個成長階段都會需要補充鈣質,要補充鈣質只靠喝牛奶是不夠的,牛奶的鈣質吸收效果也不是特別好,但市面上鈣質總類多樣,像是碳酸鈣、乳酸鈣、檸檬酸鈣等很多都是化學合成的,給寶寶吃能安心嗎?

寶寶腸胃道還在逐漸發育,在補充鈣質時可選擇天然的 胺基酸海藻鈣,海藻鈣除了成分天然外,重要的是比其他鈣質的鈣離子含量高、分子更小也就更好讓寶寶吸收,不只幫助能幫助寶寶骨骼及牙齒健康成長,也能讓吃的更安心喔!

相關參考文章

  • 未分類

One thought on “寶寶3大生長曲線圖!成長階段計算方式及指標攻略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