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寶貝們的可愛小臉能加上漂亮的牙齒會讓萌度爆棚,但是要有漂亮又健康的牙齒不容易,從寶寶長牙前、後會遇到的症狀及護理就是爸媽需要加倍關心的問題,才能讓寶寶從小擁有一口好牙。
台語厘語有句「一視二聽三抬頭,四握五抓六翻身,七坐八爬九發牙,十捏周歲獨站穩。」形容寶寶每個成長階段發展,很多媽媽擔心如果超過 9 個月寶寶還沒長牙是不是有什麼問題? 寶寶最近容易哭鬧、發燒是不是跟長牙有關?
其實每個寶寶生長階段和長牙齒時間都不一樣,大多 6 個月開始乳牙會開始慢慢生長,大約 3 歲時,乳牙會成長完畢,太早或太晚不用太擔心,只要隨時留意寶寶寶每個階段,若是差異過大就建議詢問專業醫師喔!

目錄
寶寶長牙5大症狀+舒緩不適方式
5 大症狀 | 症狀反應 | 如何舒緩 |
牙齦疼痛 | 牙齦會疼痛、紅腫、腫脹不舒服 | 使用紗布沾涼水按摩牙齦 |
喜歡咬東西 | 牙齦搔癢容易想咬東西 | 安全材質固齒器、蔬菜棒、按摩牙齦 |
流口水 | 長牙時也是唾液腺發育成熟時期,以及牙齦疼痛影響咬合才會流口水 | 勤勞替換口水巾,保持乾爽避免引發濕疹問題 |
煩躁不安 | 因搔癢或疼痛,寶寶可能會因此煩躁及哭鬧睡不好 | 耐心安撫、按摩、陪伴及轉移寶寶注意力 |
食慾下降 | 因為牙齦腫脹,較容易排斥吸奶及進食 | 奶嘴孔徑調大、改用軟質湯匙方式餵食、給予涼爽流質 |
別再相信長牙會發燒了!!
寶寶大約在 6-8 個月時母體給寶寶的抗體漸漸減弱,此時剛好也是寶寶正在長牙時期,如果在時期有發燒症狀或是拉肚子時多數都是因免疫力減弱細菌感染引起的,所以發燒跟長牙並沒關係喔!!
刷牙要從什麼時候開始?寶寶還沒長牙應該不用刷牙吧?!
其實當寶寶還未開始長牙時就要清潔牙齦及口腔了,寶寶每天都會喝奶跟吃副食品等,進食後如果未適時清潔會造成酸性物質及細菌殘留在口腔內,容易造成蛀牙及氣味難聞的問題發生等,長牙前後的清潔方式也不同。
- 長牙前:用食指將紗布毛巾包覆,沾清水清洗擦拭牙齦及舌苔奶垢, 1 天至少 2 次。
- 長牙後:長出牙齒後視寶寶每個階段能力,使用兒童專用的軟質牙刷、漱口水、含氟牙膏清潔及牙線輔助清理牙縫, 1 天至少 2 次或每次用餐後。
正確的寶寶牙齒護理,輕鬆打造一口好牙

- 注意牙齒生長狀況:建議 1 歲前後或是長第 1 顆牙後可預約兒童牙醫進行第 1 次專業全口的檢查,同時也要注意寶寶牙齒生長順序或是形狀,提供給醫生進行評估及建議。
- 定期塗氟預防蛀牙:台灣健保提供 6 歲以下兒童每年至多可接受 2 次氟化防齲處理(即牙齒塗氟),包括:檢查、衛教及醫師專業塗氟處理,每次服務須間隔 6 個月以上。
- 睡前不要喝奶也不要邊睡邊喝:因牛奶中的乳糖如果在口腔時間較久容易造成早發性齲齒又稱「奶瓶性蛀牙」。
- 勤勞清潔刷牙:多數蛀牙是因清潔和飲食習慣造成,養成飲食後及睡前刷牙的好習慣,搭配定期塗氟及檢查都能降低蛀牙及脫鈣情況發生。
- 適當營養補充:醫師林峰丕在《美齒好牙的 101 個關鍵》書中提到,胚胎 3 個月大到 8 歲,是牙齒鈣化時間,也是補充鈣質的黃金期。適時的補充鈣質鞏固牙齒的基礎,並搭配均衡的飲食及正確的寶寶牙齒護理觀念都是有助於寶寶牙齒的健康生長喔。
鈣質補充是寶寶在長牙及成長骨骼時期不可或缺的營養元素,市售鈣質營養品總類多種,針對寶寶會以分子小且吸收率最佳的 愛爾蘭專利Aquamin海藻鈣 為首選,但只有鈣是不夠的,也必需搭配維生素D3、K2及鎂等才能有效增進鈣質吸收使效果加倍喔。
把握寶寶黃金成長階段,維持骨骼與牙齒正常發育與健康的保護力,替寶寶提早贏在成長關鍵的起跑點上。
其他文章參考:
- 未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