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指甲較細小和脆弱,幫寶寶剪指甲是爸媽的難題,如何幫嬰兒剪指甲?從中間開始剪最安全!當孩子 3-4歲開始出現咬指甲的行為,4 招戒掉小孩咬指甲習慣,保持良好的指甲衛生和適當的長度,避免抓傷和維持健康
目錄
一、兒童指甲脆弱易斷的原因
小孩的指甲容易斷裂,以下是可能的 6 種因素:
1. 指甲生長速度:小孩身體處於發育階段,指甲的生長速度較快,指甲結構較薄弱,指甲變得脆弱且容易斷裂。
2. 營養不足:若孩子挑食,缺乏特定營養素,如蛋白質、維生素E、鋅等,可能會影響指甲的健康,使其變得脆弱。
3. 乾燥和缺水:環境的乾燥和缺水,導致指甲變得乾燥、脆弱,容易斷裂。
4. 過度清潔:過度使用肥皂和清潔劑,或過於頻繁地洗手,反而剝奪指甲的天然油脂,導致指甲變得脆弱。
5. 疾病感染:指甲真菌感染、皮膚病等,會影響指甲的健康,使其容易斷裂。
6. 習慣性咬指甲:若孩子習慣性咬指甲,也會導致指甲變得脆弱和容易斷裂。再加上小孩活動量大,增加指甲斷裂風險。
二、為什麼小孩愛咬指甲?
0-2 歲是嬰幼兒的口腔期,小孩會自然把小手放進嘴巴,這是一種很正常的反應。過了口腔期,到了 3-4 歲,有些孩子會開始出現咬指甲的行為,隨著年齡增長咬指甲狀況增多。青少年時期達到巔峰,再逐漸減少。
咬指甲不只指甲外型不好看,也容易把細菌吃下肚,家裡也有愛咬指甲的孩子嗎?小孩愛咬指甲的原因是什麼?
● 心理因素:當經常感到壓力、緊張、焦慮、過動或情緒低潮
● 生理因素:肚子餓、太過無聊或嘴巴癢想咀嚼東西

三、戒掉小孩愛咬指甲的習慣
想戒掉小孩咬指甲的習慣,先了解孩子遇到的心理和生理因素,給予溫柔關心及陪伴,跟著以下 4 大方法:
1. 耐心安撫孩子不安的情緒並轉移注意力
2. 多花時間溫柔關心孩子,給予充分安全感
3. 不碎唸及懲罰,會加深孩子的焦慮感
4. 每天修剪指甲及砂磨指甲邊緣

四、如何幫嬰兒剪指甲?
嬰兒保持良好的指甲衛生和適當的長度,可避免抓傷和維持健康。因寶寶成長代謝旺盛,指甲長得很快,手指甲約每週修剪一次。而腳指甲生長稍慢,每 2-3 週剪一次。
但嬰兒的指甲較細小和脆弱,剪指甲是一項需要特別小心的任務,動作輕柔並且有耐心。以下是修剪嬰兒指甲的 4大步驟,幫助寶寶剪指甲時,感到安心和舒適!
1. 準備嬰兒用具:選擇嬰兒專用指甲剪,弧度較適合寶寶,柔軟的指甲檔或磨光板、嬰兒濕紙巾、嬰兒的安撫物品。
2. 選對時機:剪指甲讓寶寶感到舒適和安全,建議可安排在洗完澡後,或寶寶熟睡時,幫忙修剪指甲。
3. 幫嬰兒剪指甲:
● 選擇適當位置:選擇一個寶寶舒服的位置,你可以坐在地上或沙發上,用膝蓋托住寶寶。
● 固定寶寶手腳:握住寶寶的手指固定,確保手勢輕柔,以免驚嚇到他。也可讓另一人扶住寶寶,避免隨意動而受傷。
● 從中間開始剪:寶寶的指甲細小脆弱,建議從指甲中間開始修剪,避免剪得太短,剪完中間後,再修兩側指甲即可。
● 剪指甲的形狀:儘量將指甲修剪成自然的弧形,避免將指甲剪成方形,以減少傷害的風險。
● 專注於邊緣:專注於修剪指甲的邊緣,避免剪得太深,以免傷害指尖。使用柔軟的指甲檔或磨光板輕輕檔指甲的邊緣,讓它們變得光滑。
4. 逐手指檢查:剪完指甲後,沿寶寶的小指甲邊摸一摸,進行檢查,使用濕紙巾輕輕擦拭寶寶的手,確保沒有指甲碎片殘留。
剪指甲時,保持耐心和愛心是最重要的,避免匆忙或擔心。若寶寶感到焦慮或不安,不要勉強進行指甲修剪,稍後再嘗試。讓剪指甲成為爸媽和嬰兒之間的溫馨時刻。
- 未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