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新手爸媽一定時常遇到:新生兒一直打嗝。如何判斷嬰兒異常打嗝?專家建議:6個月以下的新生兒,餐後務必拍嗝。本篇解析嬰兒容易打嗝原因,分享6招緩解打嗝以及正確拍嗝姿勢,幫助嬰兒順利排氣,減少打嗝發生。
目錄
一、嬰兒容易打嗝 4 大原因
打嗝是因為吞下空氣,空氣通過肌肉的收縮被推入食道,最終進入胃部。嬰兒打嗝是常見的現象,容易打嗝原因如下:
1. 吃得太快:如果嬰兒急於進食或吃得太快,他們會吞下更多的空氣,這些空氣會在胃中聚集,導致打嗝。
2. 餵食姿勢不正確:哺乳時的姿勢不對或奶瓶的角度不對,可能會使嬰兒吞下更多的空氣。
3. 消化系統尚未完全發育:嬰兒的消化系統還在發育中,導致處理食物和空氣的能力還不夠成熟,增加打嗝的機會。
4. 橫膈膜受到刺激:嬰兒的神經系統尚在發展階段,當橫膈膜受到刺激時,會引起寶寶自發性地打嗝。
二、判斷嬰兒異常打嗝 5 個重點
每個嬰兒都有打嗝的時候,通常打嗝約 5-10 分鐘會自己停止,並透過拍嗝可以有效緩解。但如果嬰兒打嗝非常頻繁或出現不適,可能伴隨其他疾病出現,像是胃食道逆流、腸道問題、食物過敏反應、神經系統問題,需特別留意!
以下列出觀察嬰兒打嗝 5 個重點,詳細記錄下來,讓醫生評估嬰兒異常打嗝原因,才能提供適當的治療方案。
1. 什麼時間開始打嗝,時間持續多久?
2. 寶寶近期排便是否異常? ( 腹瀉或便秘 )
3. 是否有其他不舒服症狀? (例如:發燒、咳嗽、嘔吐)
4. 寶寶一打嗝就哭?或吃東西就哭,接著開始打嗝?
5. 打嗝前寶寶在做什麼? (例如:睡覺、吃東西或玩)

萬一嬰兒出現以下 3 種異常打嗝情況,建議趕快就醫喔!
1. 超過 48 小時打嗝不止
2. 打嗝打到嘴唇發黑,眼神不對
3. 伴隨吃不下,嘔吐、嚴重脹氣

三、6 招緩解嬰兒打嗝方式
想要緩解寶寶打嗝,可從調整生活習慣開始,以下 6 個方式,提供家長參考:
1. 變換姿勢,飯後拍嗝:餵奶時,建議不要讓寶寶平躺著喝奶。餵奶後,輕拍寶寶背部幫助空氣排出,再讓寶寶平躺。
2. 少量多餐的慢慢餵食:不論是母奶或配方奶,不宜過量。喝奶到一半,可先暫停給寶寶拍嗝,等空氣排出來了再繼續餵,讓多餘的氣體排出,寶寶喝奶過程較舒適。
3. 穩定情緒在喝奶及進食:當寶寶大哭的時候,會用嘴巴呼吸,吸入一堆空氣,寶寶不適感更嚴重。
4. 進食後避免劇烈活動:劇烈運動導致腸胃不適,容易發生打嗝的情形。
5. 正確的餵奶姿勢:注意瓶餵角度,奶瓶不要拿太傾斜 ( 約 45 度最佳 ),避免奶水流太快,讓寶寶喝過急吸入空氣,引起脹氣或吐奶。注意奶嘴孔是否過大,容易吸入太多空氣。
6. 餵少量的奶或溫水:放鬆橫膈膜與神經,減少打嗝的發生。
四、新生兒拍嗝姿勢大解析,未滿6個月飯後須拍嗝
新生兒消化環境尚未完全,若喝完奶後沒打嗝就睡著,容易發生打嗝和溢吐奶情形,有可能噎到,甚至導致窒息的風險。未滿 6 個月的新生兒建議飯後拍嗝,幫助排氣,讓喝奶的過程更舒適。以下是嬰兒拍嗝姿勢,以及注意事項:
1. 讓寶寶坐直:直立抱著寶寶拍打嗝,寶寶坐在家長的大腿上,讓頭高於身體,身體稍微前傾。用手輕拍或揉動背部,較容易排出多餘的空氣。
2. 支撐頭頸部:寶寶頸部肌肉發育不成熟,沒有足夠的力量支撐頭部。抱新生兒時,一隻手務必支撐寶寶的頭部和脖子。
3. 輕拍背部:用另一隻手輕輕拍寶寶的背部,在肩膀到腰部的區域進行輕拍,也可以用手掌上下輕揉,幫助刺激消化系統。注意拍嗝時要溫柔,不要用力過度。

一般來說,新生兒 6個月之後打嗝頻率會減緩許多。若寶寶仍無法順利停止打嗝,可嘗試變換不同的姿勢輕輕拍嗝,並調整以上做法,幫助緩解嬰兒打嗝。若連續打嗝超過 48 小時,建議要盡快就醫檢查喔!
卡蘿琳持續提供新手爸比、媽咪們最新育兒衛教資訊,研發適合嬰幼童體質的營養補給品。歡迎加入新會員,免費領取兒童維他命C+D3 50錠 ( 原價 199元,限量前 300名 )

- 未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