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長曲線怎麼看?含計算機懶人包,判斷兒童健康/落後 3大攻略

生長曲線怎麼看?含計算機懶人包,判斷兒童健康/落後 3大攻略

兒童健康手冊有「生長曲線百分位圖」,依照各階段兒童的身高、體重及頭圍檢查成長狀況,提供計算機自動算出百分位,判斷生長曲線 3個指標是否正常。另外,政府補助 0-7歲幼兒 7次免費健康檢查,關心孩童健康

一、兒童生長曲線怎麼看?計算機自動算出百分位

常見的成長指標依照各年齡的身高、體重及頭圍來檢查孩子成長狀況,而男生、女生的指標數據也不同,能快速判斷寶寶是否正常發育成長。

觀察生長曲線圖時,媽媽可按寶寶的性別,先找到縱軸標示的寶寶足月  /年齡,再找到橫軸上身高、體重與頭圍,找到寶寶在同年齡層小孩的百分位。共有第 97、85、50、15、3 等五條百分位,下方提供生長曲線計算機,自動算出百分位。

生長曲線意義

  • 第 97 百分位:前 3 名
  • 第 85 百分位:前 15 名
  • 第 50 百分位:50 名
  • 第 3 百分位:最後 3 名

體重生長曲線

很多媽媽從備孕到生產都很注重營養補充,也常常聽到寶寶體重破 4,000 公克以上的巨嬰,爸媽都希望寶寶能白白胖胖的,但過重也會造成健康問題,不胖不瘦剛剛好最好。

● 體重測量:測量前空腹,且更換乾淨尿布扣除大小便重量

體重生長曲線

身高生長曲線

寶寶在 1 歲以前的身高成長速度最快,然後隨年齡成長,長高速度會變慢,身高高矮多取決遺傳基因,不過後天發展也會影響。

● 身高測量:

2 歲以前:將膝關節、髖關節和頭部固定,從頭頂的最高點至腳底測量。

2 歲以後:可同大人一樣直立站挺的測量。

身高生長曲線

頭圍生長曲線

新生兒頭圍約 33-35 公分,1 歲前成長最快速。3 歲時腦容量已趨近成人,而智力的高低和頭圍尺寸沒有太大關係,不是越大越好,但若頭圍大於 97個百分位或小於 3個百分位,可能有異常情形,要就醫檢查。

● 頭圍測量:使用軟尺圍繞頭部,經過眉毛中心,繞過腦勺最突出點。

● 計算公式:頭圍 = 身長 (cm) × 4 ÷ 10 + 15 (cm)

頭圍生長曲線

★ 生長曲線計算機自動算出百分位

衛福部國民健康屬提供測量試算工具,只要輸入性別、生日、測量日期、身高、體重及頭圍資料,就能快速了解生長百分位喔。

測量工具請參考:新版兒童生長曲線測量

二、3 大指標判斷生長曲線圖是否正常?

生長曲線圖是寶寶成長參考的數據指標,但爸媽們總是擔心自己的孩子是不是比別人矮小,需不需要帶去給醫生看?其實每個孩子成長的狀況不一樣,不需要和別人比較,只要符合以下 3 個原則,就算低於成長標準,都不需要太過擔心:

1. 長期觀察:通常兒童會依照自己的生長曲線慢慢長大,每個孩子的速度都不相同,每次有持續成長進步就好。

2. 3%-97%屬正常範圍:生長曲線落在 97%以上過高,或 3%以下過低都不好,必須特別留意囉!

3. 都在同一條曲線上:跟自己比就好,若從出生到現在都維持在15%,就沒有太大的問題。但若曲線差距太大,例:上一次測量是 97%,下一次變成 15%,建議找小兒科醫師進一步評估檢查。

三、兒童成長曲線落後可能問題

想確認兒童生長發育是否正常,每次測量生長曲線要特別留意數值差距。如果高低落差太大可能出現異常,並觀察孩子是否出現其他症狀,進而影響生長發育,若有發展遲緩的現象,要盡快就醫檢查。

數值正常數值下降可能症狀
身高、頭圍體重腸胃道
頭圍身高、體重內分泌
身高、體重、頭圍染色體

四、 7歲以下兒童7次免費健康檢查

衛福部國民健康署針對 7 歲以下兒童,提供 7 次免費健康檢查。家長只需負擔醫療院所掛號費,就能讓兒童接受健康檢查。根據兒童健康手冊時程,定期做健康檢查,關心兒童健康狀況,早期發現異常,早期治療,即早為孩子健康打底。檢查年齡及補助說明如下:

兒童健康檢查

● 健檢前注意事項

1. 攜帶「健保卡」與「兒童健康手冊」

2. 完成兒童健康手冊「家長紀錄事項」

3. 檢查補助費用:250 元 ( 第 5、7 次為 320 元 )

● 兒童什麼時候開始健康檢查?

未滿 1 歲 6 個月:補助 4 次

1 歲 6 個月~未滿 2 歲:補助 1 次 

2 歲~未滿 3 歲:補助 1 次 

3 歲~未滿 7 歲:補助 1 次

● 健檢項目有哪些? 

1. 身體檢查:個人及家族病史查詢、身高、體重、聽力、眼睛、口腔檢查、生長發育評估等。

2. 發展診察針對粗、細動作、語言溝通、語言認知、身邊處理及社會性發展。

3. 衛教指導母乳哺育、營養、發展狀況、口腔保健、視力保健、事故傷害預防等。

為避免家長奔波,國民健康署提供之兒童健檢服務,可與疾病管制署提供之預防注射時程結合,每次健康檢查均搭配 1 次預防注射。請家長抽空帶孩子去健康檢查,不要讓孩子的健康輸在起跑點上。

延伸閱讀:【幼兒疫苗懶人包】0-12歲總整理!

五、影響兒童成長發育 3 大關鍵

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贏在起跑點,嬰幼兒從出生就開始快速成長,6 個月開始慢慢長牙,成長發育除了取決於先天遺傳的限制,後天的生活習慣也是關鍵。每個成長階段都需要補充鈣質,建立良好的運動、飲食、睡眠習慣,有助於維持骨骼與牙齒的正常發育與健康。

1. 早睡且睡眠充足:學齡前兒童 ( 3-5歲 ) 所需睡眠時間為 10-13 小時,國小學童 ( 6-13歲 ) 為 9-11 小時。晚上 10點到 2點是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機,盡量養成晚上 10 點前入睡。

2. 持續且正確運動:跳躍運動有助於骨骼發育。養成每日運動 30 分鐘的習慣,像是跳繩、打籃球、排球等運動,都是促進成長發育的好選擇。

3. 均衡飲食,補充鈣質:補充足夠的優質蛋白質及胺基酸是骨骼生長的關鍵。鈣質、維生素 D3、維生素 K2等,都是幫助成長的營養素。另外同時擁有好的消化道機能,才能幫助營養吸收。

兒童成長發育

卡蘿琳持續提供新手爸比、媽咪們最新育兒衛教資訊,研發適合嬰幼童體質的營養補給品。歡迎加入新會員,免費領取兒童維他命C+D3 50錠 ( 原價 199元,限量前 300名 )

維他命贈品
  • 未分類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