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故事給孩子聽可從媽媽懷孕胎教開始,隨著孩子出生長大,親子共讀的方式是很棒的選擇,但如何讓說故事變得有趣就要考驗爸媽們的技巧了!不要讓孩子越聽越無趣,且看到書就想打瞌睡了...
孩子的想像力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透過直接或間接的體驗獲得,閱讀能提升理解、認知能力及創意等,有趣說故事和親子共讀好處還有更多喔!

目錄
玩弄聲音來吸引孩子
聲音傳達是說故事的靈魂重點,音調轉變的技巧會讓故事變得有趣不乏味,讓孩子期待故事發展的情節,可以掌握幾個重點:
- 放慢速度:孩子的理解能力不像大人這麼好,慢慢說、說清楚,這樣孩子才能跟上故事情節喔。
- 嘗試多種聲音和語調:隨著故事情節的高潮迭起,循序漸進的提高語氣或是放慢速度拉長句子製造懸疑感,藉此讓孩子對故事的內容產生興趣。
- 融入故事內容歌曲:依照挑選的故事內容可以加入兒歌或卡通主題曲,增加故事的豐富度,舉例來說:挑選了一本關於睡覺的故事,就能在睡前說給孩子聽,故事結束在唱首搖籃曲帶孩子一起進入夢鄉。

開啟互動模式
正值愛玩年紀的孩子,要讓孩子自己定下心來乖乖閱讀恐怕是有點難度,所以你可以一起引領孩子,讓讀書也變成一件好玩的事,自然孩子就會喜歡上了,還能藉此增進親子關係:
- 角色扮演:如果孩子已經熟悉故事內容的話,可以請孩子選一個自己喜歡的角色和你一起說故事,說不定孩子會發揮創意改寫成另一個番外篇喔。
- 善用小道具:依照故事內容挑選孩子的玩具作為道具,不僅讓故事變好玩了,還能讓被孩子遺忘很久的玩具重新產生興趣,一舉兩得喔。
- 容許中途被打斷:可以暫停一下,回答孩子的問題;當孩子聽到有趣的部分,就想去馬上做書裡提到的事也沒關係喔。

最後來個Happy Ending
故事的結束不是真的結束,每個故事都有值得孩子學習的內容,讓故事裡的意義確實傳達給孩子也是閱讀的重點,所以你應該這樣做喔:
- 討論劇情:讓說故事像是看完一部精采的電影一樣,所以故事的結尾也一起討論劇情吧!說故事的人也可藉此了解孩子對故事的理解程度。
- 故事延伸到生活:如果今天說了關於買東西故事,那就帶孩子一起上街採買吧,故事中出現的人事物也能介紹給孩子看,一起產生共鳴加深印象。
- 機會教育:當生活上出現曾經說給孩子聽的故事精神,或是孩子犯了跟某個角色一樣的錯誤,就能藉機告訴孩子正確的觀念是什麼。
最後,當個以身作則的愛書人,當孩子看到爸媽時常閱讀,相信孩子也會好奇甚至耳濡目染的愛上閱讀;或是經常帶孩子去圖書館感受安靜閱讀的氛圍,久而久之孩子也能靜下心來自己閱讀,這時變換成和孩子一起挑選他喜歡的故事書也是另一種親子互動喔!
相關文章參考
- 未分類
One thought on “提升說故事技巧,讓親子共讀變得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