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經醫師診斷需安胎休養、不能久站、無法負重,媽媽可申請安胎假。懷孕不同階段的安胎方式不同!住院安胎的孕婦需保持絕對臥床,避免太過疲勞,放鬆心情,隨注意早產徵兆!安胎藥可能產生副作用,但對胎兒影響不大。
目錄
一、什麼情況需要安胎?
安胎目的是為了「延長懷孕週數」,增加胎兒的成熟度,避免早產。治療方式包括:住院觀察、臥床休息、產前照顧與安胎藥物的使用。若懷孕未滿 37 週,身體提前出現以下徵兆,建議安胎觀察:
- 子宮收縮頻繁
- 陰道出血
- 羊水破裂
- 持續下背痛
- 腹部強烈緊繃感
- 骨盆受壓迫感(像胎兒往下推)
此時最好的處理方式是臥床休息,若無法藉由休息得到緩解,症狀持續發生,則需要就醫檢查是否需要安胎住院。
延伸閱讀:容易早產 6 個原因
二、懷孕不同階段的安胎方式
懷孕初期是胚胎發育和著床的重要時期,當出現症狀需要安胎時,建議在家多臥床休息、避免性生活。懷孕初期打安胎針或吃安胎藥,以補充黃體素為主,幫助胚胎順利著床,避免先兆性流產。
懷孕 20 周後胎兒較成熟,中後期若出現嚴重的早產症狀,醫生可能會要求孕婦住院安胎。住院安胎的孕婦需保持絕對臥床,連吃飯、上廁所都要在床上。此時孕婦情緒容易不穩,需要緩解壓力,避免太過緊繃,減少疲勞,放鬆心情,就是最好的安胎方法。
三、安胎藥副作用有哪些?對胎兒有影響嗎?
安胎藥可以使子宮平滑肌鬆弛,降低宮縮,減少早產的發生。安胎藥常見的副作用有心跳加快、噁心、嘔吐、心悸、血糖過高、電解質不平衡等。當出現不舒服情況,須立刻告知醫護人員。
雖然安胎藥可能會產生副作用,但一般的安胎藥物,對胎兒的影響不大。
四、臥床安胎姿勢怎麼擺?幫助安胎食物
1. 飲食均衡多樣化:攝取足夠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並多吃富含葉酸的食物,幫助胎兒的健康發育,如綠葉蔬菜、柑橘類水果、豆類等。
2. 多臥床休息:最佳的安胎臥床姿勢是左側臥,有助於增加子宮血流,提供足夠的氧氣和營養給胎兒。避免刺激子宮收縮的活動如:刺激乳房、性行為,舉提重物。
3. 保持適當體重:因安胎休息導致運動量下降,容易出現體重增加和便秘困擾。多攝取蔬菜水果,保持適當的體重,有助於減少早產風險。
4. 避免有害物質:避免接觸對胎兒有害的物質,如吸菸、酒精、有毒化學物質、過量咖啡因、生食等。
5. 注意感染和早產徵兆:若出現發燒、子宮收縮頻率增加,破水,陰道出血,應立即返院檢查。
五、安胎假薪水規定,最多可以請幾天?
政府規定:經醫師診斷需安胎休養、不能久站、無法負重,媽媽可申請安胎假。前 30 天是半薪 ,超過 30 天不另計薪水,住院安胎的孕婦最高可請 1 年。參考以下安胎假規定,讓孕婦安心安胎。
- 未住院安胎:一年內合計不得超過30日。
- 住院安胎:二年內合計不得超過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