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準則」評估嬰幼兒腸絞痛,消化益生菌改善脹氣

「333準則」評估嬰幼兒腸絞痛,消化益生菌改善脹氣

只要一到半夜,寶寶就會開始毫無原因大哭,嬰幼兒時期容易遇到腸絞痛的問題,很多家長會「誤認」腸絞痛是一種疾病,也常常將腸套疊誤以為是腸絞痛,導致延誤就醫,該如何舒緩腸絞痛和嬰兒脹氣呢?本篇一次告訴你!

一、「333準則」評估嬰幼兒腸絞痛

如果嬰兒無緣無故的哭鬧不止,特別是夜間,長達一個小時以上,哭鬧一段時間後,卻恢復正常,能夠正常喝奶且食量與平常相同,但喝完奶後又繼續哭鬧,可能是嬰兒正在經歷腸絞痛。腸絞痛就是嬰兒的腸子不舒服,引起肚子不適。

一般來說,腸絞痛大多發生於 3 週至 3 個月大的嬰兒,特徵為反覆大哭、尖叫不安。可以用「333準則」評估嬰兒腸絞痛,通常一週至少發作 3 次,每次發作時間為 30 分~3小時。

這時家長要仔細觀察孩子出現哪些反應和症狀,排除其他疾病因素後,若寶寶仍在半夜哭鬧不休,可能就是「嬰兒腸絞痛」。單純的嬰兒腸絞痛,不會有任何的併發症,時間到了就會自行緩解,爸爸媽媽不用太擔心。

但若寶寶有嚴重嘔吐、拉血便、明顯腹脹,喝奶量明顯降低,可能是急性腸胃炎,腸套疊或腸阻塞,如發現不對勁還是要盡快就醫,由醫生檢查判斷喔!

腸絞痛症狀

二、腸絞痛症狀 V.S 腸套疊差異

腸絞痛症狀


三、腸絞痛怎麼辦?4 大舒緩腸絞痛方式

遇到孩子腸絞痛需要很有耐心地安撫,才能陪伴孩子渡過這個症狀時期,等待孩子腸道逐漸發育成熟,時間到了就會自行緩解,爸媽們就能慢慢的熬出頭了!4 大安撫方法,舒緩腸絞痛不適。

  1. 喝完奶 1 – 2 小時後,輕輕的腹部按摩 5 – 10 分鐘。
  2. 模仿胎兒在肚子時的姿勢,將寶寶抱起頭部貼近心臟位置,身體輕輕搖晃及輕拍背部安撫給予安全感。
  3. 利用音聲、玩具或是出門散步等轉移注意力。
  4. 白天不讓寶寶睡太久,調整作息讓晚上可以睡沉,降低晚上哭鬧的時間。
寶寶腹部按摩

四、照顧嬰幼兒腸胃健康,預防腸絞痛和脹氣

腸絞痛症狀和脹氣情況相差不遠,嬰兒腸絞痛若出現脹氣情況,改善脹氣可以幫忙降低不適感。由於幼兒腸道發育還尚未成熟,內在腸道健康維持非常重要!

  1. 定時定量餵奶:避免孩子太餓喝太快,導致吸入過多的空氣。
  2. 喝完奶拍嗝:讓空氣排出,除了避免吐奶外,還能避免胃食道逆流發生。
  3. 母乳餵養:母乳中的乳糖幫助分解為葡萄糖,較不易發過敏及腸道症狀,但媽媽也需盡量攝取避免容易產氣及過敏的食物。
  4. 挑選水解蛋白奶粉或無乳糖奶粉的配方奶:適合容易過敏或乳糖不耐症等腸道症狀的孩子。
  5. 補充益生菌,幫助維持腸道的健康。
預防腸絞痛

五、消化益生菌 5 大挑選重點,針對腸絞痛和脹氣改善

寶寶若經常腸絞痛、脹氣、拉肚子、腸胃炎等腸胃疾病,或是生病服用抗生素完後,腸胃壞菌增加,此時適量補充 消化型益生菌,幫助維持消化道機能,修復被細菌感染的腸胃道。市面上益生菌產品種類繁多,針對腸絞痛和脹氣可挑選 消化型益生菌,5 大挑選重點:

1、針對嬰幼兒體質

2、國際專利益生菌:鼠李糖乳桿菌、動物雙岐桿菌及短雙岐桿菌等活菌,調節腸道生理機能及提升免疫力,保護腸道健康成長發育

3、水溶性膳食纖維:促進腸胃蠕動

4、蔬果酵素及檸檬酸成分:幫助消化的關鍵

5、具專利包埋技術:提高益生菌活性,可耐胃酸、膽鹼,順利到達消化道

益生菌改善腸絞痛

挑選適合的益生菌,可以促進食慾,提升吸收效果,順利分解食物,幫助消化,跟腸絞痛和脹氣說掰掰~

最後,「耐心」和「時間」是最好的良藥,腸絞痛通常嬰兒 3~4 個月以後就自行痊癒,不會對孩子的生長發育造成不良影響。很多過來人家長的心得都是:腸絞痛不可怕,可怕的是孩子的哭聲!給予陪伴及安撫很重要,才能陪孩子一起渡過難關。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