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和自然產優缺點比較!生產前必知 3 大產兆和拉梅茲呼吸法

剖腹和自然產優缺點比較!生產前必知 3 大產兆和拉梅茲呼吸法

辛苦懷胎10個月終於要卸貨!準備迎接分娩,不禁猶豫要選擇剖腹產還是自然產好?剖腹產傷口很難照顧嗎?醫生通常建議孕婦選擇自然產,若發生以下狀況,才建議需要剖腹產。生產前必知3大產兆:落紅、破水、規律陣痛

一、懷孕後期調整坐姿和睡姿,使用月亮枕分擔壓力

當孕婦懷孕週期達 28 週到分娩前的 40 週,進入懷孕後期。此時寶寶身體快速發展,肚子快速變大,使孕婦的骨盆腔前傾,重心改變。媽媽為了平衡,自然地往後挺腰用力,長期用力導致痠痛。

越靠近生產,孕婦越容易出現腰酸背痛、盆骨不適、手腳水腫、頻繁排尿,走路容易喘和累、睡不好等不適症狀。平日裡孕婦可以做些輕度且規律的伸展運動,也記得要調整正確坐姿及睡姿,讓孕期更舒適:

● 正確坐姿:上半身和大腿儘量呈 90 度,可以加上適合的背墊會比較舒服。

● 正確睡姿:搭配使用月亮枕,分擔腰部及肩膀的壓力,安眠入睡。

使用月亮枕舒緩孕婦酸痛

二、生產前必知 3 大產兆:落紅、破水、規律陣痛

醫師指出:懷孕週期滿 38-42週,此時出生的孩子都可以算是足月生產,屬於正常現象。

當進入孕期最後一個月 ( 35週以上 ),孕婦要格外留意自己的身體狀況,一起來認識 3 大產兆,若出現趕緊請醫生檢查,前往醫院準備待產!

1. 落紅:落紅是呈淡紅色或暗紅色的濃稠黏液。臨床上初產婦落紅約 1 週後,才會進入真正產程,但還是需諮詢婦產科醫師喔~

2. 破水:不間斷且無法控制地流出液體,常常會和尿失禁混淆,一旦懷疑是破水現象,都需立即去醫療院所做檢查。

3. 規律陣痛:陣痛頻率密集(15-20分鐘一次)、強度越強、且無法透過休息得到緩解,即需準備前往醫療院所做待產準備。

孕婦產兆

三、剖腹產傷口很大嗎? 剖腹和自然產比較

生產有 2 種常見的分娩方式:自然分娩和剖腹產。當孕婦和胎兒沒有明顯的健康問題時,醫生通常會建議孕婦選擇自然產。比較兩者不同之處:

自然產

● 方式:沒有醫療外力的介入,靠孕婦自身用力通過陰道娩出胎兒

● 建議時機:當孕婦和胎兒沒有明顯的健康問題

● 恢復時間:通常住院觀察時間約 1-2 天,恢復體力時間也比剖腹產短

● 風險:陣痛和可能的裂傷

剖腹產

● 方式:以手術方式切開孕婦腹部,從子宮取出嬰兒

● 建議時機:胎位不正、胎兒過大、胎盤問題、臍帶繞頸、子宮疾病,前胎剖腹產

● 恢復時間:需要更長的恢復時間,包括切口的癒合和恢復體力

● 風險:麻藥風險、手術相關的併發症(如感染、出血、傷口癒合、器官沾粘等)

剖腹產和自然產比較

剖腹產和自然產都有其優點和限制。懷孕後期的產檢很重要,醫生會根據孕婦和胎兒的狀況,來建議最適合的分娩方式,與醫師做好充分溝通,再決定採用剖腹產或自然產。

延伸閱讀:懷孕各階段產檢重點

不管選擇哪種分娩方式,對產婦的身體和精神造成很大的負擔和影響,建議需要 4-6 週的時間好好休息坐月子,專注於媽媽身體恢復和對寶寶的照顧。

延伸閱讀:坐月子產後調理 3 階段

四、產前必學:拉梅茲呼吸法,幫助生產更順利!

透過拉梅茲呼吸法幫助自然產更順利,主要由「放鬆」和「呼吸技巧」兩大部分組成,藉由讓媽咪專注呼吸轉移生產當下的疼痛感,和生產時正確的用力方式。拉梅茲呼吸法 4 大注意事項:

★ 懷孕 7 個月開始練習

★ 練習前先換上寬鬆衣物

★ 選擇平坦的地方練習

★ 在空腹或飯後 2 小時練習

拉梅茲呼吸法

可邀請準爸爸陪同練習,由準爸爸發號口令,孕婦聽從指示行動。除了讓夫妻感情更好之外,準爸爸也能在生產時適時給予幫助,讓產婦較安心,營造愉悅的生產氛圍。

五、同場加映:如何準備待產包?

辛苦懷胎 10 個月終於要卸貨了!歡喜迎接新生兒,相信爸爸媽媽一定都非常雀躍!記得需事先準備好待產包,以免面臨生產時手忙腳亂,但要如何準備呢?照著懶人包檢查,不漏掉重要物品。

● 生產用品:看護墊、產褥墊、免洗內褲、浴盆、生理沖洗瓶

● 哺乳用品:溢乳墊、熱敷墊、清淨棉、羊脂膏、哺乳用品

● 寶寶用品:紗布肚衣、肚巾、手套、腳套

● 隨身用品:媽媽手冊、媽媽健保卡、夫妻身分證 (很重要!)、錢

待產包準備

卡蘿琳持續提供新手爸比、媽咪們最新育兒衛教資訊,研發適合嬰幼童體質的營養補給品。歡迎加入新會員,免費領取兒童維他命C+D3 50錠 ( 原價 199元,限量前 300名 )

維他命贈品
  • 未分類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