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自體保護力低,容易感染白色念珠菌,導致鵝口瘡。新手爸媽常把鵝口瘡誤以為是奶垢,一般奶垢擦拭可脫落,鵝口瘡卻清不掉,若出現鵝口瘡症狀要特別注意!不隨意停藥,否則容易復發。本篇一次了解鵝口瘡症狀和治療
目錄
一、為什麼嬰兒容易鵝口瘡?
嬰兒 6 個月以前是鵝口瘡的好發期,是白色念珠菌感染,所造成的口腔內膜急性發炎。新生兒寶寶會被傳染,多數是因媽媽產道,本來就受到念珠菌感染,而傳染給寶寶。由於嬰幼兒的保護力較低,若嘴巴奶垢無定時清潔,也容易導致黴菌滋生。

二、常見鵝口瘡症狀
鵝口瘡常見於舌頭出現白色斑點的凝塊,嚴重時口腔紅腫及疼痛,導致寶寶哭鬧、食慾下降,輕微發燒,容易併發尿布疹,嚴重將會導致腸胃疾病等,所以千萬不能忽視鵝口瘡的症狀喔!

三、判斷鵝口瘡及奶垢的差異
新手爸媽常把鵝口瘡誤以為是奶垢,一般奶垢擦拭可脫落,鵝口瘡卻清不掉,不要用力刮除反而造成出血發炎。另外可從出現部位、特徵、寶寶有無食慾下降,整理下表提供給家長初步判斷,嬰兒是否為鵝口瘡? 鵝口瘡建議儘快就醫處理,以免擴大範圍。

四、嬰兒鵝口瘡治療和照護
台灣氣候溼熱,容易滋生黴菌,鵝口瘡雖容易治療,卻也容易復發。配合以下 4 點注意事項,幫助改善鵝口瘡症狀。
1. 須配合醫師治療療程,不隨意停藥,才能徹底根除黴菌
2. 注重寶寶口腔清潔,定期清理
3. 親餵母乳建議先消毒肌膚,或改為瓶餵,避免傳染
4. 嬰兒用品確實消毒後再使用

預防鵝口瘡須注意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如定期洗手、清潔寶寶的口腔,以減少感染的風險。另外 0-3 歲是調整嬰幼兒體質的黃金時期,提高自身的保護力,有助於抵抗外在環境。如果症狀嚴重或持續時間過長,建議尋求小兒科進行藥物治療。
卡蘿琳持續提供新手爸比、媽咪們最新育兒衛教資訊,研發適合嬰幼童體質的營養補給品。歡迎加入新會員,免費領取兒童維他命C+D3 50錠 ( 原價 199元,限量前 300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