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病毒 6大症狀,潛伏期和傳染期比想像中長,2人即達停課標準

腸病毒 6大症狀,潛伏期和傳染期比想像中長,2人即達停課標準

近期幼兒園常收到腸病毒停課通知,不可小看腸病毒!5歲以下高危險群,潛伏期最多5天,發病後一週內傳染力最強,腸病毒6大症狀,注意不要讓小孩脫水!預防腸病毒,提升自體保護力很重要,補充營養品,調整健康體質

一、腸病毒是什麼?3 大傳染途徑

腸病毒(Enteroviruses)是一群病毒的總稱,包含超過 100個不同的病毒株,引起腸道感染。最常見的有:腸病毒A型、B型克沙奇病毒、小兒麻痺病毒、伊科(echo) 病毒與重症率高的腸病毒71型。

人類是腸病毒唯一的傳染來源,主要經由腸胃道 ( 糞口感染 )、呼吸道飛沫傳染 ( 如:咳嗽或打噴嚏 ),或接觸感染者的口腔皮膚分泌物。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在家庭、幼兒園或托嬰中心最容易傳播,需特別注意!

腸病毒傳染途徑

二、兒童腸病毒 6 大症狀

由於嬰幼兒免疫系統較弱,5 歲以下是腸病毒的高危險群!當孩子感染腸病毒時,嬰兒口腔可能會長出水泡和潰瘍,吃東西時導致疼痛,食慾或許會變得很差,甚至不想喝水。

腸病毒常見 6 大症狀,症狀通常持續 2 至 7 天,爸媽們要留意小孩的身體狀況,千萬不要讓孩子脫水!

腸病毒症狀 1 – 發燒

嬰兒感染腸病毒後,通常會出現發燒,體溫可能超過正常範圍。

腸病毒症狀 2 – 嘔吐

可能出現嘔吐的症狀,導致脫水的風險增加。

腸病毒症狀 3 – 躁動不安

感染腸病毒的嬰幼兒,可能表現出疲倦、易怒或情緒不穩定的症狀。

腸病毒症狀 4 – 腹瀉

腸病毒引起嬰幼兒腸道不適,導致腹瀉。腹瀉可能是水樣或黏液樣。

腸病毒症狀 – 皮膚疹子

某些腸病毒株引起的感染,可能伴隨著皮膚紅疹,例如手足口病,嬰兒可能出現口腔、手部和腳部的水泡或潰瘍。

腸病毒症狀 6 – 食慾不振

口腔可能會嘴破、長水泡或喉嚨痛,導致食慾減退。

腸病毒症狀

● 大人也會得腸病毒嗎?

通常症狀輕微,類似感冒症狀,大多過了幾天後,就會自然痊癒,但一樣具傳染性喔!

※所有腸病毒中,以腸病毒71型,最容易導致重症。當寶寶出現 3 大症狀時,請立即就醫,不要拖延。

1. 高燒 39 度超過 3 天
2. 無發燒時,呼吸急促或心跳快
3. 手、腳、口腔黏膜出現針頭大小的疹子及水泡(手足口病)

三、腸病毒潛伏期,傳染期比想像中長

醫師指出:每逢 4-9 月是「腸病毒」的流行高峰期,腸病毒潛伏期比想像中的長!通常以發病後一週內傳染力最強,腸病毒即使痊癒 8-12 週仍有病毒,需多加注意!

● 腸病毒潛伏期約 3-5 天:雖無症狀,但已具傳染力

● 腸病毒發病後 7 天:病情好轉,仍具高傳染力

● 腸病毒痊癒後 8-12 週:雖無症狀,糞便仍有病毒

腸病毒潛伏期

四、腸病毒停課標準

現在正值腸病毒盛行期,時常突然收到老師的停課通知,到底腸病毒停課標準是什麼呢?

因腸病毒傳染力強,衛福部建議幼兒園、托嬰中心停課措施:若班級一週內有 2 名以上(含)幼童,經醫師診斷為腸病毒感染,該班級應停課 7 天。

如果班上有感染腸病毒的學生,很容易就傳染給其他小朋友,因此當孩子診斷為腸病毒時,應請假休息,建議不要到校上課!

延伸閱讀:回家先做 4 件事,預防腸病毒傳染

五、4 大營養素提升保護力,預防腸病毒

目前沒有治療腸病毒的特效藥,乾洗手、酒精也沒辦法殺死腸病毒,因此,加強自體保護力很重要,才能對抗環境看不見的威脅。營養師建議多補充 4 大營養素,替兒童打造健康防護網。

⭐ 優質蛋白質 ⇢ 調節生理機能

⭐ 益生菌 ⇢ 調整體質,改變細菌叢生態

⭐ 維生素ACDE ⇢ 營養補給,健康維持

⭐ Omega-3 好油 ⇢ 促進新陳代謝

預防腸病毒

預防腸病毒感染,需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包括勤洗手、避免與感染者密切接觸,多補充營養,打造健康防護力,才讓寶貝每天安心上學去!

卡蘿琳持續提供新手爸比、媽咪們最新育兒衛教資訊,研發適合嬰幼童體質的營養補給品。歡迎加入新會員,免費領取兒童維他命C+D3 50錠 ( 原價 199元,限量前 300名 )

維他命贈品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