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ng>臨床發現:血膽固醇正常者,竟有三成患心血管疾病!</strong>

臨床發現:血膽固醇正常者,竟有三成患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長年位居國人前十大死因,其中心肌梗塞和中風都是隱形殺手。早期可能沒有症狀而容易被忽略,臨床上發現約有約有三成心血管疾病患者,血中膽固醇雖然在正常範圍內,照了頸動脈超音波或冠狀動脈電腦斷層,才發現動脈已經有硬化斑塊,長期恐致命!

膽固醇的『值』不代表膽固醇的『質』

一般血脂肪檢查項目只會看到高密度脂蛋白 HDL(好膽固醇)與低密度脂蛋白LDL(壞膽固醇)的數值,看不出他們的質量,故檢查膽固醇時並無異常。

高密度脂蛋白(HDL)將血管中的壞膽固醇帶回肝臟代謝,是體內血管的清道夫,故俗稱為「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則負責從肝臟攜帶脂肪至身體各組織,含有大量膽固醇且體積小,容易滲入血管壁中,故俗稱為「壞膽固醇」。

一旦好膽固醇的量不足或偷懶,又遇到惡霸等級(趕不走)的壞膽固醇,引起血管發炎、血小板堆積,形成「斑塊」。長久下來使得血管硬化、狹窄,甚至出現阻塞的現象,造成中風或心肌梗塞。

這6大族群務必要更注意心血管保養

營養師黃詩茵表示這六大族群更應注重心血管保養以防發生心血管疾病而猝死。

  1. 三高患者(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應養成每天檢測血壓、血糖和定期到醫療院所檢測血脂的習慣。
  2. 吸菸、飲酒:菸品中的尼古丁會讓血液更黏稠、血管缺乏彈性加速動脈硬化的發生;飲酒不過量,男性每天不超過 20 克酒精;女性每天不超過 10 克酒精。
  3. 飲食重口味(多油、多鹽、多糖):飲食烹調方式應以蒸、煮為主,並遵守蔬菜和肉類攝取 2:1 原則。
  4. 不運動:研究指出有規律運動者體內壞膽固醇 LDL 比較少,建議一周至少運動三次,每次 30 分鐘。
  5. 停經後婦女:停經後婦女缺乏了雌激素的保護,平時更應注意均衡飲食及多運動。
  6. 肥胖:蘋果型肥胖(腹部肥胖)比梨型肥胖(臀部、下肢肥胖)風險更高,腰圍每增加1 公分(男性應小於 90cm、女性應小於 80cm),罹患慢性疾病危險性就增加 2-6 %。

在日常生活中除了注意飲食及養成運動習慣,營養師建議也可以補充營養素如:日本第三代蚓激酶、納豆激酶、紅麴、植醇、輔酶素 Q10、專利米糠大豆發酵物、TG 型魚油等都可以幫助促進新陳代謝,調節生理機能。

曾中風過,5 年內有 3 成人會二度中風

腦血管阻塞會導致腦中風、冠狀動脈阻塞則會導致心肌梗塞。中華民國腦中風醫學會的統計資料顯示,曾經發過 1 次腦中風的人,5 年內有 3 成的人再次中風、發生 2 次中風的風險是 1 般人的 9 倍,而且第 2 次發病死亡率高達 25%!

原因很簡單,我們可以把血管想像成水管,如果水管很多垃圾(血管斑塊),就會造成堵塞,一旦堵住過沒有清乾淨,水管再堵塞的機率大增,很快就會再堵塞。而且二次中風發作時也是呈現全身無力感,與首次中風的後遺症很像,所以患者本身很難分辨是後遺症還是再次覆發,親友送醫急救時往往來不及造成死亡率高,且多數存活下來的患者會留下肢體障礙,提醒民眾更要小心。

發表迴響